7月13日,京東發布了七大數智供應鏈應用場景,包括1個數智化基礎設施,以及覆蓋數智采購、協同研發、智能制造、全域鏈接、價值服務、供應鏈一體化等全鏈路的6大業務場景。此外,京東還推出了京東智能客服言犀2.0、多模態數字人、工業互聯網三大智能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在數智零售專題論壇中,京東物流科技副總裁劉鵬公布了京東物流數智供應鏈執行層面相關數據。其中,智能倉儲軟件WES和WMS全新升級,已服務了1000多個智能倉項目。而在倉儲機器人方面,除了上線分播墻產品,視覺機械臂揀貨技術也實現了項目落地。
在軟硬件技術服務升級同時,據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物流供應鏈解決方案部、X研究部負責人王強介紹,為應對合作方多元供應鏈需求,京東物流將行業通用方案分成更小的模塊和不同的組件,針對不同產業的特點推出適配性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企業將服務能力細分拆解,一方面是為強化產品對行業供應鏈場景差異的適應力和靈活性,與此同時,也讓客戶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搭配選擇合適的套餐方案,從而提升合作的達成率。
畢竟,從市場大環境來看,零售行業進入下半場,消費者的需求與行為習慣也在逐漸改變。“Z世代”入場,消費者對個性化、體驗化、智能化的產品與服務表現出更加強烈的需求。普華永道數據洞察及云轉型主管合伙人李揚在論壇中表示,新的消費習慣需要適配新的消費場景,中國有75%的零售其實還是線下,意味著大部分零售企業都面臨著轉型。
京東零售、零售云解決方案總經理曹伯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即很多企業在咨詢轉型方案時都面臨著“不知從何下手”的局面,“企業有資金、有資源、有人手,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進行轉型。”陌生于數字消費數據,迷茫于線上線下供應鏈布局、全域營銷方案,商家在轉型初期經歷陣痛。
為此,部分商家采取數智化技術來提升效率。據雀巢母嬰整合營銷及私域運營負責人霽萌介紹,雀巢母嬰并未像傳統母嬰電商那樣做大型社群,而是以數智化技術實現了“1人對接上千人”,從而節省了人力成本。
電商努力迎合客戶技術層面的需求,謀求供應鏈多環節的業務綁定,一方面也是受迫于流量見頂、渠道爭相分食存量的現狀。2022年第一季度,京東新增1100萬活躍買家,流量增速壓力陡增,而年活躍買家數為5.81億,次于阿里、拼多多、美團。
不僅如此,競爭對手們也將零售放置于重要位置。據了解,去年9月,美團戰略由“Food+Platform”升級為“零售+科技”,這是美團首次將“零售”提升至公司戰略級高度。今年上半年,阿里B2C零售事業群也宣布將設立品牌自營旗艦店。而京東在今年6月推出“京東新百貨”,盡管在APP和線下實體店中都對其進行了流量傾斜,但離打開知名度還稍有距離。
“京東在零售領域遇到的對手很分散,因此它更需要強化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 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道,“面對多維度的競爭,京東應該更加強化自身的履約能力和倉儲的部分,增強自身數智化對企業的協同能力,在差異化的方面做出自己的優勢。”
電商 22-07-14
前沿動態 22-07-14
通信 22-07-14
電子消費 22-07-14
數碼 22-07-14
業界 22-07-14
國際資訊 22-07-14
熱點 22-07-14
電商 22-07-13
前沿動態 22-07-13
通信 22-07-13
電子消費 22-07-13
數碼 22-07-13
業界 22-07-13
國際資訊 22-07-13
熱點 22-07-13
電子消費 22-07-12
數碼 22-07-12
電商 22-07-12
前沿動態 22-07-12